中和元良董事长周龙环受邀出席2025呼和浩特投融资大会,共探金融赋能产业发展新路径 | 中和Circle
3月20日,为加快区域绿色金融中心建设、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投资青城 产融共赢”·2025呼和浩特投融资大会顺利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包钢,市委副书记、市长贺海东,中国人民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行长吕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江小涓,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等参会。
中和元良基金董事长周龙环受邀出席大会,并参与经开区专场作主旨发言。
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包钢在致辞时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呼和浩特是多重战略叠加的“机遇之城”、发展势头强劲的“潜力之城”、数字金融跃动的“活力之城”,正积极迎接新一轮产业变革,充满了投资前景、涌动着创新春潮。
中和元良基金作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发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经发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在基金成立的17个月里,中和元良团队也一直在积极践行“招商+引资+引智”的服务模式,发挥北京资源优势,积极对接优质项目,为经开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经开区会场,周龙环从宏观层面分析了政府投资基金的发展趋势。他指出,截至2024年末,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累计规模已达3.35万亿,累计数量达1627只,2024年新增省级政府投资基金规模为1944亿,较2023年同期上升175%。在此背景下,2025年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5〕1号)文件,首次在国家层面对政府投资基金作出系统性规范,而经开区早在政策出台前15个月,便以前瞻性的视野完成了经发基金的战略布局,充分彰显了开发区领导把握产业金融趋势的敏锐洞察力和果敢决策力。
周龙环强调,以20亿元“耐心资本”为杠杆,正持续激活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乘数效应”。并围绕“耐心资本驱动产业创新”分享了四组关键词。一是「锚定」,强调在正确的赛道上扎根比追逐风口更重要。二是「赋能」,指出资本不是简单的杠杆,而是生态的粘合剂。三是「守望」,表明产业创新是一场需要穿越经济周期的马拉松,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四是「筑巢」,中和元良正在探索一条以呼市链主企业为引擎、以场景应用为抓手的招商新路径,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
此次投融资大会为呼和浩特与各界投融资机构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中和元良基金也将在推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
在草原生态中,没有“独狼式”的生存,只有“共生型”的繁荣。在呼市经开区政府领导的支持下,中和元良将继续坚持政府投资基金与市场化基金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践行“以产业深度赋能地方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助力经开区企业固链、强链、延链、补链,夯实呼和浩特市强首府战略。